
宁夏kvm切换器控制平台3c认证秦安xl1708液晶套件
XL1708 LEDKVM整合LED屏、超薄键盘、Touch Pad触摸鼠标板,集成在1U高度单元内,抽屉式安装方式,彻底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。采用高品质A级17”TFT LED(无亮点),内置切换器可直接管理8台服务器;通过菊式串接方式另外再串接31台KVM多电脑切换器,最多可管理256台服务器。
产品专利号:ZL201330350154.X
相关型号:XL1708 / XL1716 / XL1908 / XL1916
产品特性
硬件特点
● 集成了8口KVM切换功能于1U高度空间的控制平台,它通过一组设(包含LED显示器、键盘、鼠标)实现对多台计算机的操作。
● 8路VGA接口的KVM端口,通过KVM信号线连接服务器(本地最远支持5米)。
高性能鼠标触摸板
采用触摸板鼠标,高分辨率,高灵敏度。2个功能按键和滚轮功能(触摸板 右边横条区域为滚轮功能区)。
高清分辨率
17”LED TFT 液晶显示屏,高亮度,高清晰,分辨率达1280 x 1024 @60Hz。
安全功能
多用户单控制端设置,提供1位管理员用户和最多4位普通用户,管理员可 分别授权普通用户的用户名密码以及对服务器的操作、查看甚至屏蔽权限。
管理方式
● 可通过前面板按键切换、OSD切换选中管理的主机,支持鼠标切换管理方式。
● 提供多种自动扫描模式,可持续监控使用者所选择的主机。
● BRC广播功能-通过设置BRC广播功能,可实现同时操作多台服务器。
● 支持热插拔-不需关闭电源即可随时增加或移除服务器。
● 给服务器命名以及模糊输入SN编号可快速定位并选择您需要的服务器。
支持多国语言键盘
英语、俄文、德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、韩语、瑞典语、意大利语等。
扩充性
XL1708单台设备可管理8台服务器,通过32层级联可管理256服务器 。
广泛的兼容性
支持 Windows,Linux,和Sun等主流操作系统,并兼容联想、曙光、浪潮、华为、宝德、HP、IBM、戴尔和思科等主流服务器。
重金买下EMC,力拓IT服务领域 麦克.戴尔 东山再起的意志
曾经撼动PC產业的麦克.戴尔(Michael Dell),儘管随着PC市场成长衰退而事业走入低潮,但近期宣布砸下鉅资收购储存设备大厂EMC,展现他押注IT服务、为一手创立的戴尔公司带来新利基的万丈雄心。
当麦克.戴尔1983年开车上大学的第1天,他的BMW车子后座载着3台电脑,这不只代表他对科技產品的热爱,实际上是他赚钱的工具—自行升级主机,然后转手贩售牟利。1年后,麦克.戴尔即决定辍学创业。才19岁的他,利用卖电脑的资金注册公司,「戴尔电脑」(Dell Computer)就此创立。
日前戴尔斥资630亿美元买下EMC,写下史上最大规模科技併购案。透过大笔的便宜贷款、明智的金融结构以及嗅出EMC的潜在商机,吸引麦克.戴尔积极迎娶EMC回家。
奥斯汀產业分析师摩尔海德(Patrick Moorhead)表示,「麦克是一个非常程序导向的人,同时具有很强的逻辑思考。他知道如何从一些你都想不到的地方赚钱。」
熟悉麦克.戴尔的人都说,他对做生意有着无比的热情。他不像比尔盖兹、贾伯斯等开创PC业新局的科技人,是因着对热衷工程或设计而选择创业,麦克.戴尔虽然一样自大学辍学,但他的创意往往在于如何让生產与销售额更上一层楼。
他开创接单后生產(build to order,BTO)的销售模式,让消费者可透过电话、传真、网路订购客制化PC,曾经撼动整个PC產业,由于库存极少、不需昂贵店面,得以压低成本,也因此赚进大笔钞票。
戴尔才成立2年,即在1年内赚进6,000万美元,年仅23岁的他即进行挂牌上市,比贾伯斯带领苹果IPO时还小2年。儘管戴尔股票在1990年代可谓是股市宠儿,但他几乎不与华尔街打交道。
10年前,他将公司交接予专业经理人,因营运走下坡,他在2007年回锅、重掌大位。然而在PC產业成长渐衰的大环境下,戴尔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。
2013年麦克.戴尔决定将公司进行私有化,强调唯有此举可让戴尔投资与成长。此举也招来批评。由激进投资者伊坎为主的批评人士指控戴尔以低价买回公司。麦克.戴尔2014年曾在LinkedIn直言:「上市公司需要从事的所有活动,消耗1位执行长20%的时间和精力。坦白说,这是最恼人的20%。」
麦克.戴尔重新崛起,同时也展现他持续不懈的决心与永不放弃的意志。科技记者黛森(Esther Dyson)形容戴尔是位生意狂,他不写程式,但开创的模式却曾改写这个產业。黛森形容,直到现在,戴尔仍展现同样顽强的执着。
戴尔公司不再只专注于PC,试图转进企业IT架构。消息人士透露,为筹资收购EMC的资金麦克.戴尔甚至一度为PC事业寻找买家。
如今麦克.戴尔仍获得许多人的支持。曾协助戴尔收购EMC的摩根大通执行长迪蒙(Jamie Dimon)即讚赏麦克.戴尔,称其「不但身为创业家,同时成功经营大型企业,很多人无法做到这样的转型。」(工商时报)
相关资讯
- 暂无相关内容